近日,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會上強調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實施 “雙強行動”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之舉,是提升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根本途徑。8月26日,金華市經信局、商務局和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與種糧大戶代表一起來到了金華市婺城區新能源汽車小鎮調研農機機械設備的生產情況。
金華市源寶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水稻插秧機、直播機、打藥機、撒肥機等農業裝備的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江西、安徽、江蘇、湖南等水稻種植地區。在公司的廠房中,他們自主生產的各種農機機械設備,頻頻引起大家的關注。
“機械化確實解決了農業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短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調研過程中,婺城種糧大戶豐群飛表示,水稻生產過程包括澆灌、撒肥、旋耕、平地、開溝、育秧、種植等等階段,各農藝段的機械化作業都需要應用到專用農機具,這就需要種植戶在前期投入極大的資金購買相應的農機具。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中小型種植戶由于水稻作業農時短,受限于地塊規模小、連片性差等原因,機械的使用率和使用年限都出現了不少問題,花費重金購買農機具,有時也會變成“負擔”。
“專用農機具的實際工作時間非常短。例如插秧機,平均每年的工作時間基本在60小時以內。大部分農機具都處余長時間閑置狀態。機具的合理存放、維護保養給用戶帶來很大負擔的同時,更是造成了資源和資金的極大浪費。”豐群飛說。
針對這個問題,金華市源寶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模塊化多功能水田作業機就得到了很多種糧大戶的好評。“它兼具水稻插秧、水稻穴直播、平地、開溝、撒肥、打藥等功能,極大的降低了用戶的購機、使用、存放和維護成本,提高了機具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因機具的閑置而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 金華市源寶農業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農機設備的攻關一直都是他們努力的方向。